藏经斋古典素材网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 古籍 旧书 (全6册) 电子版 5610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PDF电子书全6册,由美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为《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之一。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等美术形式而存在的,具有原发性的,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美术形式。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过为世人瞩目的优秀文化遗产。民间美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投射,是民族文化中无比绚烂的一页,是中国人特有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的反映。民间美术将吉祥的内容与美的形式融为一体,表现了喜庆、乐观、吉祥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的完美境界。其质朴、自然、充满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卓越的创意和独特的风格,并且涵盖着广博的传统文化精髓。民间美术与人类社会有着天然的亲合性,能够在瞬间扣人心弦,使人产生丰富联想和美的共鸣,使人的心灵获得激荡和铸造。它所产生的愉悦和美感,能使形式的审美因素超越时空,震撼人们的心灵,它沟通了人类共同的心理倾向和共同的感觉经验,必然导致人们具有共同的审美基础,使处于不同目标与不同角度的人,从积淀下来的形式中,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内容。民间美术就像一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在深层意识中连接起来。
民间美术是鲜活的艺术,要保护与传承。  “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文化发展的源泉。这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我们不能忘了‘回家的路’。因为人的情感需要它,人的心理需要它,我们走向未来需要它。”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亿万劳动群众为了满足自身与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原宇宙观、美学观、感情气质、心理素质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间美术因其独特造型与审美方法,产生出鲜明的美感特点,质朴与淳厚所蕴藏着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在我国广大农村中,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是人们生活与情感传达的重要文化载体。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的民间年画,无锡泥人,陕西、河北、山东的剪纸与民间玩具、皮影,户县、金山、邳州的农民画与舟山渔民画,充分发挥了渔民和农民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富有民族特色与充满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然而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将民间美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民族美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民间美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
87.jpg
88.jpg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书目: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  绘画卷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  雕塑卷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  饰物卷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  玩具卷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  演具卷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  剪纸卷
89.jpg
90.jpg
91.jpg
92.jpg
93.jpg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出版说明:
人類創造文化一開始就是精神與物質并重。人的自身經證明,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必須茺調發展,任何一項都不可缺少。就藝術來説,每個人都是藝術的創i告者,都在按照自己的興趣、喜好和需要從事藝術的活動,儘管這種活動一開始是幼稚的、粗糙的,可是大家都在自發地做,從中得到一種“自娱”的快樂,有的在寰踐經驗中也將藝術提高了。當人類在社會上分出了阶層,一部分人要爲另一部分人服務的時候,那爲人服務的一部分人中便有專門從事藝術的人,以取说于他所服務的對象,也就是“娱他”。在這時候,藝術也分出兩個層次一一.一勞動群衆自娱的和將藝術用來娱他的。前者帶有業餘的性質,後者則帶有專業性。專業性的藝術雖然高于業餘的,但它是在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種關係己經延續了數干年,并且仍將纽績存在下去。
每個或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并積纍起本或本民族的文化。正如以上所説,文化又有不同的層次,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其中的藝術不僅最有持色,也最爲活躍。當人們敞開心扉,表述自己的喜怒哀樂時,往往是通藝術的形式。因而藝術最能够反映出廣大人民的生活和心態。所謂“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雖是指音樂而言,實際美術也是如此。由此説明在藝術的層次中有高下之分,即所謂“其曲高,其和彌寡”。這種關係也可解釋爲高雅與通俗、上層與基層的區别,基本上也就是民間藝術與專業藝術的關係。
我國民間藝術的作者主要是廣大農民、牧民和手工藝人,不僅因爲民族衆多、人口衆多、地域廣大,其藝術的形式也繁雜多樣,寰用與欣賞兼有,并表現出强烈的地方色彩。民間美術是民間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它以造型爲主,訴諸人的視覺官能。由于視覺藝術的載體品類衆多,特别顯得絢麗多彩,幾乎使用了所有的天然特質材料來塑造形象,無處不表現出勞動者的智慧和才能。他們絶大多數没有經過專門的藝術訓練,從事藝術活動完全出于自發,爲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需要,所以無拘無束,不帶任何藝術規範上的框框,頗有“放手直幹”的味道。雖然有的作品顯得稚拙、粗獷,不合藝術的“常規”,但是從不矯揉造作,反而透出了質樸、率真,表覡出淳風之美。不論從内容到形式,都反映了一種美好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對鄉土的真情、對理想的追求、對幸福的祈望。并由此體現出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形成了我1門民族的風貌和民族的氣派。
三十年的農業社會造就了樸實的農耕文化。男耕女織和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也形成了相應的觀念。在封建社會時代,“三從四德。本是對婦女的一種歧視和束縛,然而民間“女紅”(女功、婦功)便是古代規定下來的“四德”之。頗有意味的是,政治上的束縛轉化成了藝術發展的有利條件。且不談歷史的功滑,民間藝術在我或的普遍發展并取得相當高的成就,是與此相關的。這是歷史的事實。雖然有人説過去的農村婦女大都未受渦教育,更没有受過覡代型的專業藝術教育,藝術在她們手上怎能發展得很高呢?要知道,這是上干年的文化積澱,就像古代的畫家也不曾受過糸統的藝術教育一樣,在長期的磨煉中同樣能够達到一定的水平。在那個時代,幾乎所有的少女到七八歲時都要開始動刀動剪、操針弄綫。她們在實際的氛圍中受到熏陶,産生興趣而有所追求;母教女,姊教妹,周圍幾十里的親友們相互交往,形成一個大範圍的切磋藝術的活動空間。就以剪紙來説,它的發展軌迹是從刺綉花樣到“窗花”等室内奘飾。刺綉花樣的産生與1專播也有兩條綫:一條是專業剪花藝人的作品,他們多是在城鎮中設攤賣藝的男性;另一條綫便是農村婦女。在方圓幾十里的若干村莊内,總有幾位剪紙的高手,年輕的“巧姑娘”、“巧媳婦”和老年的“花姆。(福建沿海對剪纸老人的尊稱)。從她們那裏求得花樣,初學者照着剪,會剪者剪邊琢磨,有可能改動一朵花儿或者兩片葉儿,那些悟性高、手剪活的年輕人從中得到啓發,索性另外剪出了新花樣。這是一個帶有歷史性的和集體跬的創作過程,而且是在一個地區内完成并逐漸上升。所以看一個地區的剪紙,有些作品大同小异,幾乎找不出原創者是誰。
確實,在民間藝術中藴着一種人間的真美,那是在美學書中找不到的。不僅是在作品本身,還包括作者與作品的關係、藝術的目的、審美的要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以及創作本身的方法、技巧和相的素養等。四98年我寫過一篇文章,題名爲《中國民藝學發想》,提出了一些設想和具體問題。如于民藝的定義和内涵,民藝的研究宗旨、對象、分類、方法以及比較研究等。近十五年來的研究證明,不但可以確立,而且在内容上擴展得很大,有許多涉及到藝術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創作上長期争論不决的問題,在民間藝術上都能得到解釋。原因也很的單,就是民間藝術的創作比較單純,没有社會上若干非藝術因素的干擾,反映在理論上就容易看得清楚。所謂“猴體解剖是人體解剖的一把鑰匙”,其原因正在于此。
建立中國的“民藝學”不僅可以解决許多藝術的理論問題,對認識民間藝術自身的特質和價值也必將會起深化的作用。長期以來,社會上包括在藝術界歧視民間藝術的迂腐思想非常嚴重,所謂“不登大雅之堂”,不僅是舊文人的陳舊觀念,也影響了其他不少人。這是我文化發展不平衡的一個重要原因。
雅俗之争是歷來文人議論的一個焦點。有些自詡爲雅士的人看不起民間的藝術,以爲那些來自鄉間的東西粗、俗、野、土。殊不知,“相”者不一定是粗陋草率,“俗”者不一定是俗不可耐,“野”者不一定是野鄙無馴,“土”者不一定是土頑愚鈍。民間藝術的高超在于質樸和淳美,因而在技巧上也往往會出峴驚人的效果。西方的藝術家稱贊中國畫的畫鱼,魚在畫面上優游自得,并没有畫出水來,假若真要畫水,魚兒也就看不見了。這是中或人的傳糹充思维。民間畫蓮花,固然有浮在水面上的蓮葉、蓮花、蓮蓬,以及圍繞于花的蜻蜓、蝴蝶等;有趣的是,那花葉可直接通向水中,連着藕、圍着魚,同樣是不畫水。這使我們想起了“江南可采蓮”的古詩來,那種奇格回轉,令人回味無窮。
圓滿、祥和、吉慶、福祉,表現出中或人共同的心理要求,民間年畫藝人的創作口訣中有“畫中要有戲,百看才不膩”,“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的話,也説明藝術怎樣才能谪應大衆的要求。長期以來,從畫理到畫法,從構圖到配色,可説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經驗,有待于深入研究、發揚光大。
古代稱民間歌謡爲“風”。民歌出自勞動者,所謂“勞者自歌”,通過民歌抒發他們的情感。《漢書·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詩經》三百篇,其中有多半被稱爲“國風”,即“十五國詩”的民俗歌謡。朱熹《詩集傳》説:“國者,諸侯所封之域;風者,民俗歌謡之詩。謂之風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風之動以有聲,而其聲又足以動物也。”關于古代采詩(采風)的制度,雖然有人提出了懷疑,甚至認爲“國風”也不全是民歌,但至少承認有一部分是民歌。這就足以説明,早在兩三干年之前人1門已對這種民間藝術加以重視,并經孔子的整理成爲儒家的經典。

民歌爲“民俗歌謡之詩”,而被視爲“國風”;那麽民間美術則是無聲的詩、有形的詩,也是一種“風”。這是很值得珍重的一宗民族文化財富。對于在大衆生活中已經消失了的東西,還能够見到少數的鳳毛麟角,應該視爲重要的文化遺産;對于仍然見于大衆生活之中的應該視爲活的傳统。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今日之民族文化發展,已由過去的自發性進入到自覺性的時代。對于一個偉大的民族來説,亻專統文化的厚積是好事而不是壞事,應該繼承發展,使其延續下去,最低是保住傳糹充文化的“火種”,不致熄滅和中斷。因爲在傳统文化中保存着高貴的精神品質和優秀的基因,一旦發揮出來,將會形成無窮的力量,其意義是深遠的、無可估量的。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32 积分
购买下载说明:有问题请联系微信号同QQ号:317591865 全天在线
资源编号:5610
资源大小:870M
储存地址:百度网盘

评论0

请先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